工厂内电力系统一般,采用集中
补偿装置,现在就地补偿是节能的发展趋势,我想问一下,工厂集中补偿后功率因数,都0.98、0.99了,就地补偿还会有用吗。
电力系统就地补偿,和集中补偿的不同。
1) 就地补偿。
就地补偿就是将,
低压电容器组与电动机并接,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
电机同时投切。随机补偿适用于补偿,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以补偿磁无功为主,此种方式可有效减小
开关,
电缆回路的电流,适当减轻开关和电缆的负担。
就地补偿的优点是,用电设备运行时,
无功补偿投入,用电设备停运时,
补偿设备也退出,而且不需频繁调整补偿容量。具有投资少、占位小,安装容易、配置方便灵活,维护简单、事故率低等特点。
2. 集中跟踪补偿。
集中跟踪补偿是指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将低压电容器组补偿在大用户,0.4kv母线上的补偿方式。适用于100kVA以上的专用配变用户,可以替代就地、随器两种补偿方式,补偿效果好。
跟踪补偿的优点是,运行方式灵活,运行维护工作量小,比前两种补偿方式寿命相对延长、运行更可靠。但缺点是控制保护装置复杂,首期投资相对较大。但当这2种补偿方式的经济性接近时,应优先选用集中跟踪补偿方式。 就地补偿可能需要的投资比较大,而集中补偿投资少些,主要在总站考虑补偿。但就地降损和调压的目的将无法实现。
工厂施行无功补偿的原则,是“就地补偿为主,集中补偿为辅”。
但许多工厂图省事,好管理,采取了“以集中补偿为主”的方法,虽然在计量口达到了很好,的功率因数值,但不能说明厂内配电的功率因数高,同样也就不是最节能的系统,不能因此说就地补偿没有作用,只能说,加强就地补偿,对节能降损和提高电压质量会更好。
话又说回来,我们的工厂用电管理,水平普遍偏低,能进行集中补偿的工厂都不多,何况还能达到0.98这样的好效果,如果各厂都能这样,我们节省的电能可能都不止几个亿度。
地补偿降低线损的效果最好,但过于分散,维护管理量大;。
集中补偿只能减少,
变压器及其前面的线损,效果较前稍差,但集中布置,便于管理,安全性较好。
就地补偿比较好, 因为可以用到SVC,(静止
无功补偿器) ,这样比较有针对性。
现在动不动就地震 雪灾, 用就地补偿比较好 防范于未然。
共补,针对3相系统,一次性将3相上的补偿投入。
分补,针对3相系统,一次只将其中一相上的补偿投入。
集中补偿,把整个系统内的
电容补偿,(其他形式的补偿,)放到一个地方,(同一个
开关柜下或,者同一个变电所内)。
就地补偿,针对每种生产设备,并接在生产设备开关柜上,或者直接并接在生产设备进线附近。例如电动机的就地补偿。
首先,你说的共补和分补,属于同一类概念范畴。
集中和就地属于同一类。
其次,共补是指“三相共补”,是指补偿行为实施的时候,实现的结果是ABC三相共同补偿,补偿量相同,分补是指“三相分补”,是指在不超过最大补偿容量的前提下,可实现三相补偿容量不相同,的一种补偿方式。
集中补偿和就地补偿是指明,补偿策略及补偿地点的概念。集中补偿是指在系统的总进线或者,总出线处对整个系统进行无功补偿,而就地补偿是指在单个负载侧进行无功补偿。总体来说,如果负载平稳,没有大量冲击性负荷,集中补偿就可以实现补偿目的;而如果系统中代表性负载为大容量大冲击性负载,这时就有必要做就地补偿,对此类负载单独治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