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
滤波器的思想最早出现于1969年B.M.Bird和J.F.Marsh的论文中。文中描述了通过向交流电源注入三次
谐波电流以减少电源中的谐波,改善电源电流波形的新方法。文中所述的方法认为是
有源滤波器思想的诞生。1971年日本的H.Sasaki和T.Machida完整描述了有源
电力滤波器的基本
原理。1976年美国西屋
电气公司的L.Gyugyi和E.C.Strycula提出了采用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的
有源电力滤波器,确定了主电路的基本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从原理上阐明了有源电力
滤波器是一理想的谐波电流发生器,并讨论了实现方法和相应的控制原理,奠定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础。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缺少大功率可关断器件,有源电力滤波器除了少数的实验室研究外,几乎没有任何进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型半导体器件的出现,PWM技术的发展,尤其是1983年日本的H.Akagi等人提出了“三相电路瞬时
无功功率理论”,以该理论为基础的谐波和无功电流检测方法在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极大促进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
与无源滤波器相比,
有源滤波器是一种主动型的
补偿装置,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有源电力滤波器是近年来电力电子领域的热门话题。目前,有源滤波技术已在日本、美国等少数工业发达国家得到应用,有工业装置投入运行,其装置容量最高可达60MV.A;国内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